当前位置: 首页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2025年“双十一”网络购物消费提示

发布时间:2025-11-06 17:47
来源:自治区市场监管局
浏览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2025“双十一”购物节临近,各类网络促销活动密集,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绿色消费,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和网络消费纠纷,营造安全放心的网购环境,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特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一、选择正规平台,谨防交易风险。请尽量选择经营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大型电商平台和品牌官方渠道购物。注意查看商家营业执照信息,避免通过不明链接、私加社交账号或未经认证的小程序等进行交易。

二、保障支付安全,留存交易凭证。优先通过平台提供的支付渠道,不轻信卖家提供的平台外支付链接或二维码,不轻易泄露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注意保留购物凭证,如商品页面截图、直播录屏、聊天记录、电子发票、支付记录等。

三、细读促销信息,理性按需购买。面对商家推出的“预售”“秒杀”等促销活动,仔细阅读规则,核实真实性。警惕“刷单炒信”“先涨价后降价”、虚假销量、虚假评价等诱导行为。结合自身消费能力,避免盲目跟风、冲动消费,造成浪费。

四、警惕预付定金,明确退款规则。预付定金前,仔细阅读定金退还规则,避免因未支付尾款导致定金损失。注意区分“定金”与“订金”的法律含义,防范资金风险。

五、关注物流信息,及时验货查收。“双十一”期间物流压力大,请提前了解商家发货时限,密切关注物流动态,收到商品时先验货再签收。特别是贵重、生鲜物品,发现商品破损、短缺或与订单不符时,立即联系商家或物流公司处理。

六、了解退换政策,明晰售后权益。重点关注商品的退换货规则,特别是对于定制类、鲜活易腐、数字化商品等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要谨慎下单。确认商品的“三包”服务范围和期限。

七、防范直播带货陷阱,理性对待营销话术。直播购物时,注意甄别主播宣传内容与实际商品是否一致,不轻信“全网最低价”“限时抢购”等营销话术。选择信誉良好的直播间,详细了解商品信息,避免因冲动消费导致权益受损。

八、谨防个人信息泄露,强化账户安全。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谨慎授权APP获取个人信息。定期修改账户密码,防范账号被盗和电信诈骗。

九、依法主动维权,化解消费纠纷。购物过程中如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商家或平台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也可以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www.12315.cn)或APP、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投诉等渠道解决。

同时,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呼吁广大电商经营者诚信守法,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网络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