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材料是建筑保温材料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同建筑物的“外套”,为建筑提供保温隔热功能,使建筑内部环境更加舒适,同时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它也是建筑安全的“生命线”,一旦选材不当或管理疏漏,容易引发火灾。因劣质保温材料导致的火灾蔓延案例也暴露出来选材、施工等多环节安全隐患。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特作以下提示: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分为A级(不燃材料)、B1级(难燃材料)、B2级(可燃材料)和B3级(易燃材料)。
A级保温材料具有最高的防火安全性,而B3级材料则极易燃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要求建筑内外保温系统应采用A级保温材料,并严禁使用B3级保温材料。
一、如何预防保温材料起火
建设单位应履行以下职责:在高层建筑墙体设置防火警示标识,加强对外墙保温层的巡查和维护,发现破损及时修复。及时清理建筑外墙周围和屋面可燃杂物,不在外墙周围进行电气焊、焚烧垃圾等动火作业。
管理单位应落实以下管理要求:确保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区域与高层建筑外墙保持安全距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做好共用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持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畅通。
个人应遵守以下行为规范:不在建筑外墙周围和屋面堆放可燃杂物、动用明火、乱扔烟头。电动自行车不进楼入户、飞线充电,停放、充电远离建筑外墙。停车不占用消防车通道,不在公共区域、楼梯间堆放杂物。
二、动火作业需注意
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严格遵守动火作业安全规程。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等。动火作业区域应与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安全距离,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源引发火灾。动火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护,确保作业安全。动火作业结束后,应彻底清理现场,消除火灾隐患。
三、着火后的应急处理
在发现外墙保温材料起火时,应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进行初期灭火,如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同时,要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积极 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
四、温馨提示
预防外墙保温材料起火需要从材料选择、施工管理、动火作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建设单位、管理单位和个人都应高度重视,切实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着火后的应急处理和日常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也至关重要,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共同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