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求,精准防范化解线上线下产品标识标签领域风险隐患,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产品质量快检筛查工作规范》,组织开展覆盖线下实体经营与辖区内网店网售的产品标识标签快筛专项行动。共开展919批线上线下快筛工作,线下快筛由自治区质量基础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质量院”)承担,线上快筛由各承检机构负责完成,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标准化推进,筑牢线上线下规范筛查“硬支撑”
专项行动严格遵循“问题导向、快速精准、全程规范”原则,将《产品质量快检筛查工作规范》贯穿线上线下筛查全过程。前期精心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快筛产品范围涵盖日用消费品、工业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等重点领域,既覆盖线下商超、便利店、专业市场等实体经营主体,也囊括辖区内各大电商平台入驻网店、独立经营网店等网售主体,细化标签标识合规性、完整性、准确性等核心检查要点,统一判定依据与操作流程,确保线上线下筛查“一把尺子量到底”。快筛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快检技能与信息化操作要求,检查时严格执行“不预先通知、亮明身份、全程记录”制度,规范出示委托书等证明材料,详细填报被抽样单位信息、样品照片等关键内容,确保每一批次筛查都有据可查、全程可溯。
二、信息化赋能,激活线上线下智慧监管“新引擎”
依托工业产品智慧监管平台构建“全流程数字化监管闭环”,实现线上线下快筛任务下达、现场核查、信息填报、结果上报、整改跟踪等环节全程线上流转。快筛人员通过平台实时录入线下实体抽样数据与线上网售抽样信息,同步上传样品标识不合格细节照片、被抽样单位营业执照(线下)、网店页面截图(线上)、外观影像等资料,系统自动生成检查单、结果认定通知书等文书,大幅提升线上线下协同监管效率。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对筛查发现的问题产品,通过平台一键推送整改通知,指导线下经营者、网售店主在线提交整改措施、整改记录,快筛人员线上核查整改材料、线下抽查整改实效,实现线上线下整改情况动态跟踪。
三、精准化帮扶,凝聚线上线下质量提升“向心力”
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理念,将技术帮扶贯穿线上线下快筛工作全过程。对筛查发现的标识标签不规范、标注信息不全等问题,快筛人员针对线下实体与网售主体特点精准施策:对线下商超、个体户等,当场出具《产品质量快检筛查结果认定及帮扶建议通知单》,结合问题类型给出针对性建议;对网售店主,通过线上沟通、文书寄送等方式送达整改意见,指导其及时更新网店产品展示信息、规范发货产品标识标签。累计提供现场技术指导393次,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初创网店等主体,开展“一对一”帮扶,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四、闭环化推进,夯实线上线下监管实效“压舱石”
严格落实结果送达与应用要求,全力构建线上线下全链条监管闭环。线下筛查结果均当场交付经营者,线上抽样结果通过平台私信、客服告知、文书寄送等方式精准送达网售店主及所属电商平台。截至目前,已完成650批次产品筛查(其中线下实体筛查400批次、辖区内网店网售筛查250批次),对已发现的标识标签问题产品均已启动整改程序,确保问题产品不流入市场。
下一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加快剩余批次筛查收尾工作,全面完成919批次线上线下筛查数据汇总分析,为后续开展靶向监管、优化政策措施提供坚实数据支撑。同时,持续深化产品质量快检筛查工作,进一步优化线上线下协同监管流程、强化技术赋能、提升帮扶实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开展常态化快筛,不断提升监管精准度与覆盖面,切实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