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02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工业产品风险监测协作共治工作座谈会在喀什市召开。会上,新疆携手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工业产品风险监测协同共治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共同为区域质量安全协同发展凝聚共识、谋划路径。新疆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冯建伟出席座谈会并致辞。

会议通报新疆风险监测中心成立以来工作情况,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四川、重庆、云南、广西等地市场监管部门代表交流了风险监测工作经验。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评估处负责人对本次会议进行点评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会议还邀请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围绕《风险监测政策解读及发展展望》进行主旨演讲。
《倡议书》提出,将通过建立和完善合作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各省、自治区在工业产品风险监测工作中的优势,加强风险信息共享、风险技术评估、风险监测处置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统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省份资源和技术力量,加 强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共商协同共治监管机制。

会议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是互联互通,而坚实可靠的产品质量安全正是确保这条经济大动脉畅通无阻、高效运转、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工业产品的风险没有“省界”,质量安全的防线更需“合力”。一直以来,在市场监管总局的关心指导下,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四川、广西、云南、重庆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顺应新形势,共同发起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工业产品风险协作共治倡议,此举既是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风险监控工作意见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区域协同监管的有益探索,为构建全国“一盘棋”的风险监测网络提供了初步经验。
会议强调,一要强化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壁垒,打破地域和部门界限,大力推进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市风险监测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要完善跨区域风险通报、预警和协作处置机制,真正实现从“各自为战”到“集团作战”的转变。
二要提升技术能力,赋能智慧监管。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风险监测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要加强对新型风险的研究和技术储备,提高对复杂风险的识别和预警能力。
三要深化评估处置,实现闭环管理。要建立健全从风险监测、评估研判到处置反馈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对发现的风险,要快速处置、追根溯源,举一反三,开展系统性、行业性治理,严防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风险。
四要巩固共治成果,打造示范样板。已开展协作共治的省(区、市)要持续深化合作,不断完善机制,在信息共享、联合监测、应急联动等方面探索出更多可操作、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新疆市场监管局已设立以自治区风险监测中心为业务主导,辐射带动27个风险监测站共同发力的风险监测信息上报与预警机制。
下一步,新疆市场监管局将按照《倡议书》内容,围绕统一重点产品监测清单、打通跨区域风险信息协调治理壁垒、建立高效联动处置机制等议题深入研讨。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培训,汲取兄弟省(区、市)先进经验,推动区域合作思路更清晰、举措更务实。

调研活动中,参会人员前往喀什综合保税区、喀什安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喀什市市场监管局和喀什地区产品质量检验所等地进行实地学习。
喀什地区分管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市场监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