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区局信息

新疆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优秀案例(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19:13
来源:自治区市场监管局
浏览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包保责任赋能校园食安精准施策实现蜕变跃升——新疆乌鲁木齐县人民政府包保干部阿孜古丽·艾合买提

2022年全国推行食品安全包保工作机制以来,乌鲁木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阿孜古丽·艾合买提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躬身入局、精准施策,推动水西沟中学从曾经“问题学校”成功蜕变为县域食品安全示范标杆。

直面问题勇担当,以政治站位锚定食安方向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800余人,在学校食堂管理方面,长期存在食品储存不规范、加工操作不达标等问题,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较为突出。阿孜古丽·艾合买提主动承担包保责任,深入学校食堂一线调研。“校园食品安全不仅是教育管理的底线,更是守护祖国未来、维系民族希望的生命线。”通过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带领学校管理层、食堂工作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四个最严”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全员政治意识,推动责任落实从“被动整改”向“主动作为”转变,为食品安全治理注入强大思想动力。

系统施治强根基,以有力举措破解食安难题针对该县水西沟中学食品安全管理的短板和问题,阿孜古丽·艾合买提坚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打出制度规范+硬件升级+流程优化组合拳。一是建章立制明责任牵头制定《校园食品安全全流程管理规范》,明确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留样等12个关键环节的责任清单,推动学校建立校长负总责、食堂经理主抓、安全员专管的三级责任体系,实现责任链条无缝衔接。二是硬件升级补短板抢抓暑假窗口期,联合县市场监管局组建专家团队,协调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对食堂硬件设施进行全方位改造引入智能冷藏保鲜设备,实现生熟食品分区存放、温度湿度实时监控;优化功能分区,增设独立的食材粗加工区、烹饪区和餐具消毒区,构建人、物、环境全要素分离的现代化加工空间,彻底消除交叉污染风险。三是流程再造提标准推动开展食堂全员标准化操作专项培训,邀请食品安全专家进行现场教学,从刀具案板色标管理到餐具高温消毒流程,逐项规范操作细节;落实管控、周查、月调度机制,将食品安全管理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指标,确保制度执行不打折扣。

强化督导促提升,以多元共治筑牢食安防线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常态长效,阿孜古丽·艾合买提创新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责、师生监督协同管理格局。一方面,加强日常督导,每月开展实地检查,重点核查操作流程规范性和制度执行情况;另一方面,开通校园食品安全直通热线,鼓励师生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实时反馈问题,形成发现整改反馈闭环管理。他还推动学校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提升师生安全意识,构建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共治格局。

示范引领树标杆,以经验推广激活全域效能经过努力该县水西沟中学食品安全实现脱胎换骨的深刻变革如今的水西沟中学食堂,食材储存间内,货架按类别整齐划分,新鲜蔬果、干货调料各归其位,温湿度监测设备实时运转,精准记录着温度湿度数据,确保食材始终处于最佳储存环境,食材储存合格率达100%

在餐具消毒环节,更是下足了功夫。过去,因设备陈旧、管理松散,餐具消毒达标率长期不足60%。而现在,食堂引进了全新的智能消毒设备,配备专人负责操作与记录,从餐具的清洗、高温消毒到存放,形成一套严谨规范的流程。如今,餐具消毒达标率也提升至100%,彻底消除了卫生隐患。

在严格的管理和不懈的努力下,水西沟中学在县级食品安全检查中成绩斐然,连续3次获评“优秀单位”。这一蜕变的背后,包保责任制发挥了强大作用。学校将食品安全责任细化到人,从校长到食堂工作人员,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形成了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彰显了包保责任制的强大生命力。

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中学的华丽转身,是包保责任制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缩影。乌鲁木齐县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持续深化包保责任落实,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