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食安办以构建共治共享食品安全新格局为目标,深化三项举措,着力抓实志愿者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多层次建强队伍。发挥食安办协调联动机制作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公益律师等专业人士参与志愿服务,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指导;依托行业协会力量,动员“小个专”党员及驻村力量加入志愿者队伍,让志愿服务更加贴近实际、发挥实效;指导各地乡(镇、街道)建立食安委及其办公室、村(社区)设置食品安全工作站,由乡村两级干部兼任食品安全协管员,邀请外卖骑手充当食品安全“飞行监督员”等方式组建覆盖基层、面向群众的食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人数达到1.3万余人,形成社会各领域广泛参与,覆盖地县乡村的志愿服务体系。
二是多形式开展服务。指导各地制定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结合每名志愿者身份、专业背景等因素,推动志愿者主要承担科普宣传、咨询解答、社会监督、服务民生等便民服务。结合党员“双报到”活动,组织全区3341个“小个专”党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所在社区食品安全宣传;以党建带群团建方式,打造志愿服务站、设立咨询台,通过集中宣传、国旗下的微宣讲、农民夜校、“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年,各级志愿者累计配合相关部门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5960场次,有力提升了各族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三是多角度参与监督。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社会监督作用,对接食品安全监管重点,邀请志愿者参与“你点我检”、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隐患整改率100%。联合教育部门创新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学生监督岗制度,在全区设置学生监督员14.7万名,让学生广泛参与食品监督机制,守好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制定出台《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将举报奖励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鼓励志愿者通过“随手拍”“随时报”、官方抖音留言等方式举报和曝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志愿服务履行社会监督提供有力支撑,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